PG电子·(中国)人生就是博

企业公告

学习胡锦涛实践科学发展观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09-04-10   浏览

科学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既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重要任务。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首先要潜心学习、用心思考,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越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越自觉、越坚定。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学习领会当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抓好。应当看到,当前在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破除这些思想观念,就必须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入地学、系统地学、扎实地学,真正学深吃透、学懂弄通。要通过再学习,进行再思考、再认识,使科学发展观入脑入心。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还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为耕,文以为获”,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科学发展观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科学思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自始至终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学习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提高工作能力的自觉行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有不少,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如何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如何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都要通过学习找准问题的症结,形成新的发展理念,把握新的发展规律,寻找新的发展方式。检验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深不深,学习的效果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针对性、指导性强不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其实也是切实把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过程。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抓实,把每一个细节抓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加快推进我国跨越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成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受制于人,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赢得世界的尊重。  
  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也讲道:“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为各种形式的干扰所左右,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既坚定不移地抓好国内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妥善应对和化解来自外部的种种挑战,又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发展自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增强,经受住了国际风浪的考验,为世界作出了独特贡献。资料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公布的《2008-2009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全球竞争力排名首次进入前30位。随着中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对中国的赞扬声逐步多了起来。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会见美国经济、金融和学术界的顶尖人物时,美方与会者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评价。这既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扬,也是对中国发展路的肯定。当然,我们也看到,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或者是捧杀中国的言论仍不时出现。 
  历史证明,责难和抹黑挡不住中国发展的步伐。重要的是,在赞扬和肯定面前,我们不可迷失方向,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人均水平依然在100名以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非常复杂,需要面对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因素。当前,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能源资源及粮食价格上涨,诸多不利因素已对我国的发展形成较大冲击。我们正面临一场新的严峻考验。  
  面对新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密切观察形势变化,沉着应对,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把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更为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难题。  
  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必须按照中央要求,把各方面积极性真正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当前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防止出现大起大落,避免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努力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必须着力扩大内需。我国作为大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拉动,不但会增加贸易摩擦,而且容易受制于人,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缓慢。为此,应把扩大消费作为防止经济下滑的重要支点,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障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下,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经济的自主性,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资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型化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难以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格局,在资源能源的获得上常常受制于人的主要原因。摆脱被动局面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结构调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动力,对外开放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自己。

 通过这几天的政治学习,不但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必须讲究科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复杂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界、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以往的学习教育活动相比,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实践、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抓住问题。而要抓住问题,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在深入调研、找准问题上下功夫。

  要明确调研重点。调查研究要取得实效,必须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紧紧围绕“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省(区、市)结合所处区位和发展水平等特点,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展调研;中央和国家机关结合各自职能特点,着重围绕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等方面开展调研。通过调研,真正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好。当前,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就如何应对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开展调研,深入查找本地本单位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清醒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把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同时,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动荡的思路和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要广泛了解群众意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单位、机关干部、党员群众、专家学者和服务对象对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听取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发展方法的意见,对民生、民困、民难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见,也要听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在调研过程中,要注意听取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

  要搞好成果交流、分析和汇总。领导干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出有内容、有见解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并采取适当方式组织成果交流。调查研究要与剖析典型案例相结合,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调研成果进行汇总,系统梳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原原本本地汇总基层和群众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总结运用实践经验、制定完善发展措施、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环节相结合的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安排足够时间,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机关、学校、企业、街道社区和各自联系点,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听真话、察实情,全面了解掌握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从而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李俊宏

友情链接: